Google手机,真的有点悬么?
项立刚在博客中写道:《GOOGLE手机的未来,一个字"悬"》
博客中提到的几个方面很有价值,体现了移动运营商在十几年的经营过程中积累的重要业务方向,比如:运营商ICT,手机定制和相应硬件产业链条--比如Nokia,标准化带来的手机质量硬件的有保障服务等等。
但是从互联网运营角度去看,运营商的这些思维方式或多或少已经成为互联网和PC业界已经或者正在抛弃的落后的思维模式。
开放平台面向的是长尾经济,排除法律问题的因素,山寨机是相当有趣的长尾经济的代表。当终端硬件利润逐渐降低,HP,Dell都要改行去刷盘子的时代,手机产业链利润最大化部分,已经从硬件制造,专有网络入网证明也能卖钱的时代,转移为以软件开发,内容服务,上下游产业链盈利模式。Nokia之所以成为手机业老大,我看在于他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能力,对用户市场把握是首要之举,其次是大规模生产带来的上游议价能力,以及设计、管理成本在大规模制造情况下的成本均摊。
我相信,现在的600元的山寨机都可以媲美2000元的Nokia的时候,继续过度的关注硬件生产和后续的服务工作,将会更多沦为中关村搬箱子的角色--联想集团的纯利润不到5%。
话说回来,开放平台一定会遇到无法控制某些第三方开发运营的服务质量问题,但是不开放,则很有可能被时代浪潮吞没。
再说微软和IBM,微软受益的正是其开放平台带来的类长尾效应 -- 微软的windows平台并不是最赚钱的,而是微软针对自己平台开发的office系列软件,在开放的Windows平台上,产生了Office这个竞争之花,这也是Google 将会沿用的模式,在Google手机上,跑的Google maps,Google office,Gmail,搜索…… 等等一系列软件和服务,才是真正的杀手锏,这才是Google手机导致的先发优势。只盯着手机硬件制造这个方向,在2008这个后山寨机时代,不只是貌似有些落后,而是已经被互联网和PC业界证明,这将是一个伴随性质、竞争白热化、利润率迅速降低的,无法形成真正竞争壁垒的行业。
微软遇到的最大的第三方质量不可控就是病毒木马泛滥,那么你看到windows平台真的被病毒木马这个行业应用拖垮了么?
项立刚举例说IBM被自己开放PC平台的策略戕害,反而成就了Intel和微软,我认为这是不全面的,相对微软的成功来说,IBM口头上的开放,而并不涉水其中太深,不参与长尾式application的开发,在历史上,IBM想要口头上垄断开放平台之美,是不现实的,是假开放,真正的开放,需要像当年的微软一样,不但制作Windows平台标准的运动场地,还要成为平台上开发application的运动员,有实力的巨头,不会介意Windows上的游戏可能是暴雪Blizzard卖的最好,微软会去做Xbox,一作就是数年。而微软的衰落,恰恰是面对 Internet 这个新的开放平台,平台作的不及时,运动员作的不够彻底。
在充分竞争的未来,即便运营商也要成为自己开发平台的运动员,你跑的不快,脚受伤下场,是你自己的失败,和场地无关。
如果作开放平台的运营商一定要在场地上挖个坑,还要铺上些草,故意让其他运动员栽跟头,这种假开放,真垄断,将会遭遇的不仅仅是平台的衰败,还将会失去市场准入的机会。
来自: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Justso博客
继续阅读:
微软Microsoft欲借Zune联手诺基亚Nokia对抗苹果
微软、诺基亚、苹果暗战手机终端
手机还能这样用!
详细内容(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