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yy

驳Google手机前途“悬”论

Google手机未来另一说...
Google手机,真的有点悬么?

项立刚在博客中写道:《GOOGLE手机的未来,一个字"悬"》

博客中提到的几个方面很有价值,体现了移动运营商在十几年的经营过程中积累的重要业务方向,比如:运营商ICT,手机定制和相应硬件产业链条--比如Nokia,标准化带来的手机质量硬件的有保障服务等等。

但是从互联网运营角度去看,运营商的这些思维方式或多或少已经成为互联网和PC业界已经或者正在抛弃的落后的思维模式。

开放平台面向的是长尾经济,排除法律问题的因素,山寨机是相当有趣的长尾经济的代表。当终端硬件利润逐渐降低,HP,Dell都要改行去刷盘子的时代,手机产业链利润最大化部分,已经从硬件制造,专有网络入网证明也能卖钱的时代,转移为以软件开发,内容服务,上下游产业链盈利模式。Nokia之所以成为手机业老大,我看在于他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能力,对用户市场把握是首要之举,其次是大规模生产带来的上游议价能力,以及设计、管理成本在大规模制造情况下的成本均摊。

我相信,现在的600元的山寨机都可以媲美2000元的Nokia的时候,继续过度的关注硬件生产和后续的服务工作,将会更多沦为中关村搬箱子的角色--联想集团的纯利润不到5%。

话说回来,开放平台一定会遇到无法控制某些第三方开发运营的服务质量问题,但是不开放,则很有可能被时代浪潮吞没。

再说微软和IBM,微软受益的正是其开放平台带来的类长尾效应 -- 微软的windows平台并不是最赚钱的,而是微软针对自己平台开发的office系列软件,在开放的Windows平台上,产生了Office这个竞争之花,这也是Google 将会沿用的模式,在Google手机上,跑的Google maps,Google office,Gmail,搜索…… 等等一系列软件和服务,才是真正的杀手锏,这才是Google手机导致的先发优势。只盯着手机硬件制造这个方向,在2008这个后山寨机时代,不只是貌似有些落后,而是已经被互联网和PC业界证明,这将是一个伴随性质、竞争白热化、利润率迅速降低的,无法形成真正竞争壁垒的行业。

微软遇到的最大的第三方质量不可控就是病毒木马泛滥,那么你看到windows平台真的被病毒木马这个行业应用拖垮了么?

项立刚举例说IBM被自己开放PC平台的策略戕害,反而成就了Intel和微软,我认为这是不全面的,相对微软的成功来说,IBM口头上的开放,而并不涉水其中太深,不参与长尾式application的开发,在历史上,IBM想要口头上垄断开放平台之美,是不现实的,是假开放,真正的开放,需要像当年的微软一样,不但制作Windows平台标准的运动场地,还要成为平台上开发application的运动员,有实力的巨头,不会介意Windows上的游戏可能是暴雪Blizzard卖的最好,微软会去做Xbox,一作就是数年。而微软的衰落,恰恰是面对 Internet 这个新的开放平台,平台作的不及时,运动员作的不够彻底。

在充分竞争的未来,即便运营商也要成为自己开发平台的运动员,你跑的不快,脚受伤下场,是你自己的失败,和场地无关。

如果作开放平台的运营商一定要在场地上挖个坑,还要铺上些草,故意让其他运动员栽跟头,这种假开放,真垄断,将会遭遇的不仅仅是平台的衰败,还将会失去市场准入的机会。

来自: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Justso博客

继续阅读:

微软Microsoft欲借Zune联手诺基亚Nokia对抗苹果

微软、诺基亚、苹果暗战手机终端

手机还能这样用!


详细内容(More)...

GPhone的未来很现实

GOOGLE手机的未来......
GOOGLE手机的未来,一个字“悬”

未来的ICT产业,得手机者得天下,所以无论是INTEL、微软还是Google,都把眼光盯着手机业,希望找到机会切入这个市场,花了很多功夫要在这个领域一争高下,以前几家传统IT业的大佬们进入移动通信业虽然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不过成功者不多,INTEL第一次进入手机业的尝试基本上是以失败告终,最后把手机部门卖掉,我想它还会卷土重来的,只是,需要为未来的战略做一个更加明晰的规划。微软辛苦多年,市场份额也还是很小,在移动通信业建立起一个PC业那样的帝国,现在想想几乎是不可能。现在Google也要进军手机业了,它能不能成功?当然对于任何一个新生事物,我们不能断言它就不能成功,不过以我对通信业的了解,以目前Google的战略而言,它要成功,也还是悬。

Google要进军手机业,大家都关注,一方面是Google是互联网业最有冲击力的企业,另一方面它打了一张开源的牌,用开放的理念来冲击相对封闭的通信业。然而对于商业来说,开放,自然是有冲击力,但是开放却是一柄双刃剑,伤了对手,也许伤的同样也是自己。殊不知在PC领域最为经典的例子是IBM和苹果,IBM走的是开放的路子,自己生产PC的标准是开放的,任何企业都可以生产基于IBM标准的PC机,这就是所谓的兼容机,可以兼容IBM,开放的结果是,这种微型电脑的基本标准成为了全球绝大多数电脑的标准,这个意义上是非常成功,它的另一个结果,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加入,最后,IBM做PC赚不了钱,只好把PC部门卖掉,今天它再也不是一个PC的生产商了。而苹果就守了一个封闭的体系,它是不允许别人生产与其兼容的PC,苹果就是苹果,正是因为这样,它虽然经历了非常困难的阶段,但是却永远守住了高品质的名声,全球有无数苹果的粉丝,今天苹果依然是苹果。

回来说手机业,一部好的手机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形成的,从手机的规划、设计,手机原材料的采购,手机的生产,手机的售后服务体系。手机业的老大诺基亚之所以成为诺基亚,对无数普通消费者来说,质量好,这是天理,为什么会质量好,就是在规划、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售后服务这个体系,完全由诺基亚牢牢控制着,用科学的管理体系使其运转的高效和稳健。因此,它推出的手机永远是高品质的。

Google也要做手机,当然它自己是不会去做手机生产的,至于售后服务那么麻烦的事,它也不会管的,它的思路很清晰,做一个开放的平台,也就是手机的操作系统,这个平台的核心是由它做,控制在它的手里,吸引更多的厂商来加入这个平台的开发,并且免费使用这个平台,Google要做的是,把自己的业务植入这个平台中,它要挣的还是广告的收入。这个想法很好,但是多少厂商会真心的支持,开放是一个很好的词,但是别忘了开放的另一面就是无序。别忘了,在手机业早就已经有了一个开放的平台Linux,而且诺基亚也收购了Symbian的大部分股份,也要建立成一个开放的平台。这种情况下,开放就不再是一个必杀技。

开放失去了绝对的杀伤力,虽然也有许多小的厂商愿意生产Google手机,但是它的品质保证,生产控制能否达到消费者的要求,这都是未知的,一个所谓开源的平台,到底能承载多少有价值的业务,这也是一个大问题。Google作为一个大企业,它做的事,很多人关注,这是正常的,不过这样大企业做的事肯定成功,我看不然,它的总体思路还是建立在互联网的思维的,互联网是个好东西,但是想将其放之海,那是未必准的。

来自:项立刚的博客

继续阅读:

Google 梦想初现:首款Android智能手机HTC Dream亮相

手机业:理念比技术更重要(附:HTC-Touch Diamond)

发现美丽新世界-3G影音


详细内容(More)...

iPhone 3G下一站:中国?

裸版iPhone香港投石问路,会否大陆落地?
裸版iPhone香港投石问路,会否大陆落地?

【搜狐IT消息】北京时间9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3G版iPhone在香港苹果网站有售,网站声称不加网络锁,“可用于任何运营商网络”。

正在大家都思考如何让苹果手在中国成功落地,如何让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或者中国电信三大巨头接受苹果的条件时,苹果却在香港,这块属于中国的自由港来了个“投石问路”。
iPhone 3G手机
对于苹果来说,坚持其已经取得成功的商业模式是最佳商业策略,但简单的分成方式在中国内地经年都没有结果,在可预期的时间内都不可能有决定性的突破性进展,而中国内地巨大的市场吸引力是任何商家都无法忽视的。这种商业魅力最终让苹果可能低下高傲的头颅。

另外,GOOGLE手机的面世,绝不像苹果、诺基亚老板发言一样对其毫无冲击,现实的压力显而易见。面对市场变局,曾经固守理念而被微软在互联网领域轻松击溃的苹果应该会拿出迅速的应变之举。所以,此次的香港无锁版面世,应该不是巧合。

iPhone能在中国结果吗?
作为进军中国内地的桥头堡,苹果既然在香港出手,应该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ipohne仅仅作为“手机”进入内地市场应该指日可待。毕竟,对于苹果来说,最好的机遇已经错过,如果面对“狼来了”还不出手,只能是坐以待毙。

来自: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马继华的博客

继续阅读:

微软Microsoft欲借Zune联手诺基亚Nokia对抗苹果

手机业:理念比技术更重要(附:HTC-Touch Diamond)

黑莓(BlackBerry)稳步拓展商务市场


详细内容(More)...